中山大学陈云贤:中观经济学揭示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合是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本质

最新信息

中山大学陈云贤:中观经济学揭示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合是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本质
2023-07-25 16:42:00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准确地说,是微观经济市场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区域政府也是市场的主体,准确地说,是中观经济市场主体。过往的宏微观二元理论框架忽视了中观维度的区域政府研究。”中山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陈云贤说道。
  近日,由广东财经大学主办、广东财经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杂志社承办的“区域政府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暨首届中观经济学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
  会上,陈云贤发表了题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论创新研究——中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与分析框架”的主题演讲。从中观经济学研究视角出发,陈云贤指出,“企业和区域政府共同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双重竞争主体。在双重竞争主体的驱动下,成熟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资源生成”是中观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根据中观经济学理论,“资源稀缺”与“资源生成”是资源配置中的一对孪生儿。如何理解资源生成?陈云贤指出,资源生成是指经济社会中原先被视为非经营性质的资源,在市场主体推动下转变为具备可经营性质资源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不是计划设定的产物,而是随着时代进程客观需要存在,由静态进入动态,由非生产性进入生产性,并在其中形成经济效应的产物。”
  据介绍,资源生成共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原生性资源,如太空资源、深海资源、极地资源等;二是次生性资源,典型的如城市基础设施;三是逆生性资源,具有代表性的是二氧化碳等六类温室气体。
  资源生成领域的投资开发往往具有高风险性,主要表现为前期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且市场窄小、投资回收可能失败、易受突发事件影响等。“资源生成领域特有的投资风险、运营风险、管理风险,在客观上要求政府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投资人。”
  从资源生成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中观经济学提炼出了推动资源生成的区域政府存在“准宏观”和“准微观”双重角色属性。这一对对立统一矛盾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区域政府竞争和政府超前引领,由此形成从“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发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我们基于资源生成理论,提出区域政府作为中观经济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供给侧‘三驾马车’助推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陈云贤强调,“传统经济学将政府行为视为外生变量,而中观经济学将政府行为视为内生变量,并提出政府超前引领理论。”
  政府超前引领即让企业做企业该做的事,让政府做企业做不了和做不好的事。二者都不能空位、越位。政府超前引领就是政府遵循市场规则、依靠市场力量,发挥对产业经济的导向、调节、预警作用,对城市经济的调配、参与、维序作用,对民生经济的保障、托底、提升作用;也是政府运用规划、投资、消费、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政策手段,开展理念、制度、组织、技术创新,有效推动供给侧带动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领先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质上是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正正叠加’”陈云贤总结,“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要更好发挥企业与区域政府双轮驱动力的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山大学陈云贤:中观经济学揭示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合是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本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